我国天气衍生品研发"落地有声"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工具的研究和市场化应用,越发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除“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外,能源、建筑、电力等行业也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且传统的保险产品无法完全覆盖越来越多的灾害天气带来的影响,其服务实体企业的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天气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内期货交易所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聚焦天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持续推进有关天气指数及其衍生品的研究与应用,为实体企业提供了专门规避天气风险的全新风险管理工具。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国际天气衍生品市场的丰富实践已充分证明,“天气衍生品能够有效规避因天气变化所带来的生产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是化解气候变化风险的一项新举措”。目前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基础正在不断夯实,后续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国内天气衍生品探索开发步履不停
一个新兴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国内相关政策的完善与支持为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助于更多资源向该领域集聚。
2022年4月,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提出“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和农产品期货气象服务”。2023 年1月,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也提出,“创新气象数据产品服务,支持金融企业融合应用气象数据,发展天气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和气候投融资新产品,为保险、期货等提供支撑”。2023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提升‘气象+’赋能发展能力,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发上市天气期货,开展新能源产业极端天气风险规避服务”。2024年7月,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委金融办联合印发的《上海市探索“气象×金融”协同联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6年)》提出,“研究推进天气指数期货等天气衍生品的发展,开展气温、降雨、风力、日照等天气指数衍生品设计”。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国内便有期货交易所对天气衍生品展开探索。截至2024年年底,针对天气衍生品的研发,大商所、郑商所、广期所、上期所四家均有实质性动作,旨在通过创新衍生品为实体经济应对气候挑战提供更多支持。
2002年,大商所立足国内大豆、玉米等作物主产区的天气变化,率先探索温度指数及相关衍生品的设计研究。2022年,中央气象台和大商所共同发布了优化后的“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该温度指数基于中央气象台权威气象数据研制,目前涵盖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等21个基准城市,包括日平均温度指数(DAT)、月累积平均温度指数(CAT)、制热指数(HDD)和制冷指数(CDD)四类,可为各行业提供直观、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其有效性和权威性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
郑商所也是在多年前便开始探索天气衍生品的应用。2021年,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共同开展气温指数编制与研发,并于2024年11月18日正式发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郑州商品交易所气温指数”。该气温指数是基于24小时高频气象数据编制,覆盖53个基准地,包含最低气温指数、最高气温指数、日均气温指数、候均气温指数、制冷度时指数、取暖度时指数六个子指数,有针对性地服务能源、农业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助力能源、电力等行业精确衡量气温风险。
近两年,广期所与中央气象台达成战略合作,从研发光伏气象指数入手,共同探索服务新能源发电产业的新路径。2024年11月13日,“中央气象台-广期所光伏气象指数”正式发布,首批发布了山东、新疆和内蒙古三个省份的指数。该指数从21个相关气象指标中选取辐照度为指数主要因子,同时引入温度作为调节因子,可以反映因高温导致的光伏发电效率衰减情况。
从2024年4月开始,上期所也与上海市气象局密切合作,建立产学研工作机制,开展研究交流,实地走访调研电力、农业、渔业等行业企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探索开发指数型气象金融工具的可能性。目前,上期所已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上海气象局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研发气象指数期货品种。
此外,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今年9月1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V1.0),该指数与服务平台针对能源、农业、交通、电力行业的应用场景,创新构建出与实体产业在生产、经营及管理等方面气象风险敞口相匹配的、具有经济指示意义的金融气象服务产品。
企业应用温度指数衍生品实践落地开花
近两年来,运用国内期货交易所研发的有关温度指数的衍生品,已在实践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与相关理论研究探索实现了“有效衔接”。
记者从大商所获悉,目前,已有广东“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湖北“茶叶寒潮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广东“售电企业寒潮指数衍生品”、北京“果树寒潮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河南“主粮作物冻灾指数保险+衍生品”、黑龙江“玉米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衍生品”、湖北“小龙虾高温指数保险+衍生品”、“水稻高温气象指数保险+衍生品”等8个挂钩“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的“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项目陆续落地,开创了温度指数衍生品在实体产业应用的先河。
以2024年全国首单“寒潮指数保险+寒潮指数衍生品”为例,依靠大商所、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天气预测与分析领域专业公司等多方参与,为湖北蕲春雾云山茶园的300亩茶叶撑起了金融“保护伞”。彼时,当地茶农遭遇了两轮低温寒潮冻雨天气,但通过项目得到了及时的经济补偿和风险管理支持,最终获赔87924元。项目参与方招商期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采用大商所天气指数为标的,将衍生品市场和保险市场有机链接,实现了更准确地衡量风险、履行赔付,有效降低了农户因极端天气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谈到国内天气指数衍生品试点成果落地开花,受访人士纷纷告诉记者,从实践来看,国内期货交易所研发和发布的天气衍生品指数,使实体企业有了新的风险衡量指标。高价值的气象数据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科学地制定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策略,还能帮助企业规避天气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权威天气指数的基础上,国内多方机构合作开展的天气衍生品交易试点,为实体企业稳定经营提供了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实体企业对气象风险的辨识与认知。
谈及目前国内温度指数的功能发挥情况,天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隆远勇向记者介绍,比如,冬季采暖度日数(HDD)是衡量冬季供暖需求的关键指标,通过跟踪与预测该指数,供暖企业能够优化燃料采购、库存管理和销售计划;苹果主产区的冻灾指数,可以为预测苹果产量与市场价格提供至关重要的依据,对果品贸易企业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对企业而言,天气衍生品有助于企业管理气候相关的风险,提高生产经营的稳定性;有助于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提高运营效率和企业竞争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韩乾表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近两年我国天气衍生品的研发积极推进,不断加速,体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
与国外仍存差距长期发展前景被看好
受访人士纷纷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国内期货交易所推出的各类温度指数,具有权威性、透明性,为后续国内推出温度相关的天气期货衍生品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起步较早的国外天气衍生品市场相比,我国天气衍生品仍有较大发展差距。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国际天气衍生品的探索发展之路已经超过20年,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能源市场首次推出了全球首个天气衍生品。随后天气衍生品市场实现快速发展,逐渐扩展到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保险业、零售业、农业、建筑业和管理基金等行业对冲风险的重要工具。
“在欧美地区,天气衍生品已成为一种有效对冲天气风险的金融工具。”中国气象局金融气象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赵艳霞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日趋剧烈,能源市场受到影响,其积极寻求天气风险转移渠道。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天气衍生品成交量一路攀升,天气衍生品市场参与度出现大幅上升。
据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作为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之一,于1999年推出天气期货合约,该合约在满足相关能源和农业企业避险需求的同时,实现了快速发展。当前,其天气指数期货和期权的标的涵盖月累计平均气温指数、季累计平均气温指数、月度制冷度日指数、月度取暖度日指数、季度制冷度日指数、季度取暖度日指数六类。数据显示,2021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天气衍生品市场交易量快速增长;2023年,其天气衍生品交易量再度攀升。截至2023年年末,未平仓的天气期货及期权超过17万份,是2020年12月的6倍之多。
相比国外天气衍生品市场,我国的天气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隆远勇认为,国内外天气衍生品市场在发展时间、市场规模、交易活跃度、企业对天气衍生品的了解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
“首先,国外天气衍生品市场已经发展了近30年,具有活跃的场外市场,场内市场近年来交易也显著增加,而国内天气衍生品场内市场还没有建立,场外市场规模也刚刚起步。其次,国外不少能源电力等企业已将天气衍生品作为常规的风险管理工具,有些企业甚至设立了专职团队从事天气衍生品交易,而国内对天气衍生品的了解和利用程度较低。最后,欧美市场拥有完善的数据服务与市场交易平台支持体系,而我国在这些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隆远勇说。
建信商贸衍生品部总经理金士星也认为,总的来看,我国的天气衍生品市场仍处于研发和试点阶段,尚未开展标准化的场内交易合约。同时,相关的应用试点规模较小,参与主体数量也较为有限。
“不过,作为新兴事物,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的未来前景令人十分期待。”隆远勇告诉记者,从实体企业的应用来看,当前国内农业、电力、能源、物流等领域对气象数据和风险管理需求旺盛,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天气衍生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
此外,韩乾还表示,从金融市场融合趋势来看,天气衍生品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其也可以与其他金融产品深度融合,如绿色债券、碳金融等。比如,投资者在投资绿色债券时,可以同时利用气候衍生品对相关项目的气候风险进行对冲,提高投资组合的稳定性;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也可联合开发综合性的气候金融产品,拓展气候衍生品的市场规模。
适时加快研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记者注意到,从后续发展路径上看,我国的天气衍生品市场试点与国外类似,均始于场外衍生品。
“预计在场内天气衍生品上市前,我国场外衍生品的试点有望进一步丰富,进而能够实现从场外试点起步,发展至场外与场内产品良性互动的局面。”金士星认为,接下来,相关场外试点行业可以从农业为主,尝试拓展至能源电力、交通、建筑等更多领域。参与主体可以从产业企业、风险管理子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等扩展至再保险公司、各类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以及场外衍生品经纪的经纪商等。上述领域的相关主体,对天气衍生品的应用在欧美市场已有成功案例。
金士星还表示,除现有的温度指数外,建议期货交易所和气象部门能够加快合作研发基于降雨、降雪、风力、日照等气象要素的衍生品,来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此外,建议能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天气衍生品的应用中来,丰富气象金融产品序列。借鉴国际经验,设计出更多结构化的气候衍生品,如气候债券、气候期权等,为投资者提供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选择。
在隆远勇看来,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从现阶段来看,需要落地更多的试点项目进行行业推广,逐步扩大市场参与者的基础。同时,在发展场外市场的基础上适时推出场内交易。
赵艳霞认为,虽然我国尚未正式上市天气期货,但是已迈出了天气衍生品实践运用的第一步,并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据记者了解,中国气象局今年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V1.0),是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长期提供数据技术支撑和数据安全保障,为我国后续开发天气衍生品奠定了权威、坚实的技术基础。目前该平台已上线69种金融气象指数体系,分为农业、能源、电力、交通四大类,涉及的气象要素有温度、降水、风速、能见度。其中农业类指数包含了我国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农作物品种,能源和电力指数则包含了我国主要城市相应指数数据。
在此基础上,赵艳霞进一步建议,加快研发符合中国国情的天气衍生品,加速推进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各行业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风险管理需求。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为中国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上述受访人士一致认为,未来,天气衍生品将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对冲工具。随着天气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其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方面,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陈邦华 杨美